近日,5G融合物联网智慧医院---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交付使用。罗捷物联配合用户历时三年参与整个项目的全程需求调研、方案设计、直至系统交付。
苏大附一院5G融合物联网建设以落实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、《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》、《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(试行)》的文件精神要求,着力打造数字化、智能化的智慧医院,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。
▲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
一、医院介绍
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始创于1883年(清光绪九年),是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医院,为江苏省卫健委直属的省级医院,江苏省区域医疗中心、江苏省高水平医院、研究型医院和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医院。
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二期工程项目总面积约33.2万平方米,涵盖门诊楼、医技楼、住院楼、科研楼、急救楼和感染医学楼等建筑,开放床位接近4000余张。截至2022年,诊疗总量343.7万人次;出院16.4万人次;平均住院日6.3天;手术5.7万例。
▲医院效果图
二、整体规划
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顶层规划到底层落地一站式建设,避免了反复投资、重复施工、升级受限等问题,大大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,并为智慧医院中的智慧服务、智慧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,达到智慧医院评级评审、降本增效、精细化管理的目标。
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设5G融合物联网智慧医院系统充分利用了5G+物联网技术融合,实现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数据连接转换,形成以云计算、虚拟化、5G和物联网等新技术贯通,为智慧医院数字化应用提供信息设施基础,贯穿了物联网到互联网链路管道,进而将人、财、物不受物理空间限制连接打通,为医院智慧管理、智慧服务数字一体化提供全场景应用支撑。
基础网络
基于5G网络切片及兼容适配能力,结合物联网超低带宽、低功耗、大连接特性,进行全院区【一网多频、多网合一】基础网络覆盖。
基础平台
以“数据”为中心,实现将医院中的各种物联末端关联人员或设备,进行不同格式、不同协议的有效数据接入,并对其进行解析、清洗、转换、存储、建模等全过程管理。
应用赋能
利用基础设施结合业务需求,形成资产管理、无线冷链管理、急救时间管理、随身报警、可视巡更、院内导航导诊等业务场景应用。
安全准入
充分考量物联无线网络安全准入,从物理环境、协议准入、设备认证、弱口令、非法扫描等方位形成安全审计监控预警。
开放能力
提供API接口开放能力向其他应用服务提供物联基础数据支撑。实现系统之间互联互通,数据之间安全共享,形成从医疗物联网闭环应用。
三、建设内容
5G融合物联网:采用5G融通单元+5G微基站实现走廊、大厅、分诊台、护士站、病房等区域物联信号覆盖及房间级定位:
运营管理平台:基于全院一张网,一张图,一平台,实现全院物联网人员、设备、事件、时间等多类型、多维度、多场景可视化展示。
医疗资产管理:实现院内医疗资产在线盘点、实时定位、工作状态、越界报警、滞留报警等功能场景应用,进一步提高设备周转率,为医院设备采购和分配及各科室需求提供数据化支撑。
无线冷链管理:实时显示冷链环境【血库】温湿度状态。自动采集、记录、处理(平均、最值、报警)各测点温湿度冷链数据,为业务科室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。
急救时间管理系统:实时掌握患者从院外到院内三大急救中心整体全流程节点时间管理,同时记录医护工作者达到时间,对急救响应效率管理进行记录,配合地图引擎实时掌握患者的位置,避免在生命赛道上跑错楼层跑错位置。
随身报警:基于物联工卡【门禁、消费多卡合一功能】,实现医生、护士的移动式一键式报警及实时位置定位,当触发警情后,接警中心实时显示报警人员、报警信息、实时位置、关联音视频等信息,为及时处理突发事件,构筑平安医院环境奠定基石。
可视巡更:可视化安保/维修/物业人员管理,巡查轨迹回放,巡更前后视频追溯,异常情况拍照上传,实现无死角巡查,提高人员效率便于绩效考核。
院内导航导诊:以“患者服务为中心”向来院患者提供和就诊流程相结合的导航,提供按就诊流程自动导航、用户自搜索导航、室内位置分享、院外导诊、反向寻车等诸多功能,将室外地图导航的体验成功引入室内,进一步改善患者就诊体验,提高医院服务水准。
四、亮点总结
5G+物联网融合
基于5G融合物联网实现全院区、跨网段物联信号全频段覆盖,不仅满足一网多业务应用,还简便网络运营管理,实现了低投入,高价值的双重目标。
智慧服务进一步体现
以患者为中心,改善患者就诊体验,提高医院服务水准,向患者提供和诊前、诊中、诊后全流程相结合的智慧化服务。
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
将物联网应用浸入到医院人员、设备、环境、流程的各个环节,改变传统线下人为交互模式,进一步提高规范标准,工作效率 ,提升医疗精细化管理质量。
数字化全流程管控
基于5G融合物联网系统的统一架构,统一标准,相互融合,相互联动 , 实现“5G物联网智慧医院”从业务应用到决策管理,再到后期运营管理,提供了全数字化记录,为业务全流程管控提供了基础支撑。